![]() |
|
2019-2020年度,元朗區人7.2人爭1個英中位,高於平均5.4人爭一個,近3成半。 ![]() 教育局早前公布2020/21學年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升中選校資料。教育局預計,截止2月底,今年約54,900個學生參加升中派位,較去年同期增加1,400人,升幅為2.6%。根據《香港01》統計,新學年全港18區共有10,132個英中統一派位學額,平均5.4人爭一個。其中,離島區英中學額競爭最激烈,平均44人爭一席;競爭最小為灣仔區,平均2.5人競逐一學額。教育局表示,截止2月底,預計今年約54,900個學生參加升中派位,較去年同期增加1,400人,升幅為2.6%。根據《香港01》統計,新學年全港18區共有10,132個英中統一派位學額,比去年增加578個。今年英中學位平均5.4人爭一個,比去年5.7人爭一個,競爭情況稍為下跌。離島區以往沒有英文中學,今年從其他地區借調21個英中學額, 平均44.4人爭一個,繼續成為全港英中學額競爭最激烈的地區。其次是南區及西貢區,分別平均14.1人及9.1人爭一位。競爭最小為灣仔區,英中學額是780個,平均2.6人爭一席。名校立林的九龍城區擁有最多的英中學額,有1,191個;其次是沙田及觀塘,有973個及795個。該區「加班」反應學額激爭大 家長選校不宜進取津貼中學議會當然執委林日豐表示,升中適齡學生人數升,全港英中學額亦有相應增多,兩者增幅差不多,整體競爭情況與去年相約。他解釋,部份地區如元朗、沙田、北區及大埔等學額需求增加,該區有學校需要增加中一班應付,若「加班」為英文中學,變相提高全港英中學額。
|
|
![]() |